太空廣告示意圖(來源:StartRocket)
談到廣告,你我第一個想到的,或許是每天通勤必搭、必見的公車、捷運車體內外如影隨形的移動廣告,也可能是電視節目段落之間頻繁出現的產品宣傳片,甚至是滑手機時不斷跳出的網頁廣告。
然而,你能想像未來某一天,只要抬頭就能看見太空中的廣告嗎?
今年10月,有項來自俄羅斯的研究顯示,太空廣告(Space advertising)可能成為下一個廣告商願意砸重金登廣告的兵家必爭之地。
何謂「太空廣告」?
自人類登陸月球以來,隨著科技的發展,太空已不只是國家間的軍備賽場,各式商業品牌、贊助商試圖在衛星、太空站及月球車貼上自家LOGO,新一輪太空商業競賽儼然已經展開。
根據《SPACETV》,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旗下太空新創SpaceX預計,明年1月發送一顆載有螢幕的衛星到太空中,未來將能透過這些螢幕播放廣告影像,並利用衛星搭載的自拍棒回傳至地球,透過YouTube讓人收看。
空有噱頭?迷人大過實質效益?
但不管是上述哪種太空廣告,噱頭似乎總大於實質廣告效益。這份由Skoltech學院和莫斯科物理與技術學院(MIPT)研究人員所提出的研究報告,則聚焦於可盈利、具實際廣告收益的太空廣告技術。
據《科技報橘》報導,該技術牽涉到50顆12U-CubeSat衛星(每顆僅約34cm X 20 cm),這些衛星群將部署反射器來捕捉陽光,使得天空中能折射出肉眼可見的廣告圖案。
據《Techcrunch》報導,這50顆衛星預期可透過重新排列自己的陣列模式,顯現字母或簡單圖形,營造出如同空拍機秀的效果,而每顆衛星就像是構成廣告圖示的像素、LED燈。屆時人們將能看到空中高掛廣告商刊登的品牌LOGO或是廣告標語。
研究人員指出,此計畫預估成本約為6500萬美元,包含50顆衛星的製造費用、發射、測試與維運等成本。研究團隊預估衛星群每月能呈現8種不同陣列的廣告,每個廣告能帶來460萬美元左右的收入。該計畫將在衛星升空後的一個多月內達到收支平衡,並在三個月內帶來1.1億美元的廣告收入。
光害、太空垃圾的隱憂
雖然這種全新廣告形式預計能帶來極高的廣告收益,但天文學者、觀星指南作者Jamie Carter則擔心這種廣告方式有光害之虞,恐影響天文觀測的進行。另外,天空上被寫字、掛上圖示,也有污染市容的嫌疑。反對太空廣告的聲浪也指出,這可能使太空垃圾的問題更加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