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電網在台中-儲能系統示範計畫
圖/惠新停車場智慧能源管理系統(陳韋辰攝)
大家經過台中七期惠新停車場時,有沒有對這幾個方盒子產生過疑問「它們是做什麼用的呢?」
這是台中市邁向低碳城市的一項未來計畫,「智慧能源管理系統併網」。
2021年底正式啟用,第一階段選定七期市府惠新停車場及市政大樓惠中樓,由協力廠商(親家能源)建置能源管理系統及儲能設備,以「虛擬電廠」概念,作為台中市第一個智慧微電網的示範案例。
智慧電網是什麼?和傳統電網差別在哪?
圖/智慧電網(來源:台灣電力公司)
發電廠將電力運送到用戶端,需要依序經過發電、調度、輸電、配電、售電,電網便是負責輸電及配電,是連接電力生產者與消費者的網路系統。
傳統電網採用「集中式」發電,電力也只能單向運送,供需調度缺乏彈性,長途的電力運輸過程更容易造成多餘的能源損耗。
智慧電網則是「分散式」網絡,能雙向運送電力,將一區的剩餘電力運往不足區域,若是搭配儲能裝置運用,更能進一步調配尖離峰用電,及整合再生能源併網發電,有效強化過去被詬病的電網韌性。
面臨突發狀況時,智慧電網還能以自身的檢視、診斷能力,即時分析當下供電數據,將供電出狀況的地區隔離,避免造成大範圍的電力癱瘓,並開始自我修復,快速恢復供電。
防止大停電 又能節能減碳
智慧電網和傳統電網的差異在於,智慧電網不但可以節能減碳,也可望成為用電吃緊時大跳電的救星!
先說到大家最擔心的跳電危機,2017年815大停電、2021年513大停電、2022年303大停電,愈來愈頻繁的停電,凸顯台灣電網的脆弱性。尖峰用電時段時常處於超載邊緣,為了環保所增加的再生能源,占比提高後,根據國外經驗,跳電、停電的頻率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而智慧電網的運用,可望解決再生能源的不穩定性。
舉例來說,Tesla於2017年在澳大利亞建置100MW/129MWh鋰電池儲能電廠。
據了解,當年一個距離超過1000公里的燃煤發電廠,不預期發生跳機,電網瞬間損失560MW電量,儲能電廠立即在140毫秒內向澳洲國家電網輸送了100MW電力,即時填補電網的缺口,使得電網不至於跳開。
節能減碳方面,台中市交通局停車管理處設施工程課課長廖俊欽指出,惠新停車場示範案利用夜間用電離峰時,以離峰電價向台電進電並將其儲存,日間用電尖峰時,即可供電給該場電動車充電使用。
相較尖峰電價,每月可節省50%左右電費,一年下來已節省約20萬元,同時也減輕台電尖峰供電負擔。
停車場充電樁 可望成為城市智慧電網先鋒
目前在台中所示範的智慧微電網儲能系統,設置期間預計至2023年11月19日,交通局停車管理處設施工程課課長廖俊欽表示,因應台中市電動車數量逐年成長,公有停車場也持續增設充電樁,未來將視儲能系統的穩定度及成效,進行下一步整合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