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測二階面試即將在5/18開始,面對人生第一次面試,想必各位高中生都很緊張吧?
到底要怎麼回答,才能讓教授記住我?如果我答不出來怎麼辦?要怎麼讓教授看出我很想上這間校系呢?
我們特別採訪,在升學輔導領域擁有多年豐富經驗的「TKB甄戰學習顧問」的劉靖(劉柏豪)老師,解答大家常見的面試問題。
Q. 要怎麼回答個人題?
劉老師說,最簡單也最容易被接受的是:具體地說明。
例如,讀書計畫想要加強英文能力,需要詳細說明目的、做法:
「系上有國外交換機會,所以想藉由學校英文課、申請外籍學伴來提升英文能力,並聆聽ICRT、BBC等廣播節目以訓練聽力。」
還有講述個人經歷時,可以像在說故事一樣,把前因後果、動機說清楚:
「我參加了XX競賽,競賽前的一個月,我每天花兩小時練習題目,但很可惜最後沒有得名。不過在準備過程中,我的知識/能力有所提升,辛苦付出也算是有回報。」

Q. 要如何在團體面試脫穎而出?
劉老師建議,如果你對題目非常有信心,可以大方地舉手回答,把所有知道的答案都說出來,讓教授知道自己準備非常充足!
如果對題目沒把握,還是可以勇敢舉手、試著講講看,因為越晚回答,很可能就會被別人講走自己知道的答案啊!
不過,除了公式定理、系所特色…等有制式答案的題目,大部分題目都沒有一定答案,例如時事題,能從問題成因、涉及對象、因應政策及預防…來分析,探討範圍非常廣,而且因為每個人觀點不同,陳述細節也會不同。
所以,如果不是第一個回答的,或真的完全不知道怎麼回答,可以先聽聽其他人的答案,說不定可以激發出自己的想法,也可以整合前面同學的意見,並嘗試延伸。
「我的想法有部分跟前面同學一樣…,我還額外的想分享…」
「我很認同前面同學的說法,我這邊有幾點想要延伸補充…」
此外,劉老師提醒,在其他同學講話時,可以適時點頭、認真聆聽;聽到不認同的答案時,千萬不要反駁,避免情緒性字眼,也不要有皺眉、翻白眼等動作。

Q. 如果答不出來、答錯、教授黑臉或反駁我,可以怎麼應對?
劉老師說,心態一定要調整好!
不用擔心講不好、不完整,教授通常都不要求學生講出100分的答案。
如果教授反駁你,有可能是因為你的答案不夠完整,或是想測試你對自己的答案有沒有信心。
可以試著再補充看看,也可以請老師給點方向。
「我目前對這個問題沒有其他想法,可以請老師給我一點建議或方向嗎?」
「我回去會查閱資料,把答案找出來。」
不過,這時候也可以試著說說其他你知道的東西,讓教授知道你還有其他準備。
「我對這個東西不太了解,不過我對其他東西有研究…」
「我並沒有讀到這方面的書,但我有看過相關的新聞/紀錄片/研究…」

Q. 如果申請一校多系、一系多校,要怎麼表達自己想進入這個校系呢?
如果兩個校系有一些共通點,可以針對共同科目裡的不同領域來表達。
例如:申請了電機系、機械系,共同科目都是物理,可以展開細講:
「我對物理很感興趣,尤其是電子學/力學…,未來也想從事這類工作。」
但如果你申請的校系性質根本是天南地北,該怎麼跟教授一表你的「忠心」呢?
例如:申請了生物系、設計系,就可以從未來工作的穩定性、發展性,或是個人特質下手:
「我平時興趣廣泛,但我透過營隊去探索志向,選擇生物系是因為畢業後的工作是偏向研究性質…」
「因為我喜歡創意發想,未來會想從事…」
劉老師也提醒,一定要搞懂科系所需的特質、能力,評估自己是否符合,並具體化舉例。

Q. 面試前可以做的準備、及給同學的小建議?
首先劉靖(劉柏豪)老師建議,要有自信,自信源於充足的準備,包括:熟悉系所,查閱系網的系所資源、特色、課程教學,這些跟你的就讀動機、修課計畫有關;還有物理、化學科系..等需熟記公式定理。
第三,要記得準備時事議題,例如:
.財經商管:疫情下對於國際經濟的影響?升息、降息對經濟的影響?通膨?
.工程相關:什麼是AI?ChatGPT的應用、AI使用的優缺點?元宇宙?工業4.0、5.0?
.生物醫學:對於新冠肺炎的認識?基因編輯技術的了解?健保制度的優缺點?諾貝爾生醫獎?
還可以看相關網站:
.人文商管:報導者、關鍵評論網、財訊、天下、經理人
.工程:科技新報、科學人
.生醫:科學人、康健雜誌、關鍵評論網
.科系畢業工作查詢:104職務大百科、1111職務大辭典、collego
最後劉老師祝福大家:就展現出高中生的熱情,當作是要和教授分享自己的經歷或想法,不要太緊張!
如果對面試型態、如何練習、服裝及禮儀…等還有疑惑,也可以到TKB甄戰學習顧問官網、甄戰官方頻道觀看專家建議影片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