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流傳在校園的一段對話,也是許多家庭的真實寫照。
老師:媽媽做什麼工作?
小學生:…我的媽媽是司機,每天載我上下課
你,也是接送一族嗎?
根據交通部統計,近5年有2,269位12歲以下兒童在上下學途中死傷,其中六都死傷人數(1,195位)占了5成。靖娟基金會問卷調查,六都有超過7成5的家長不放心讓孩子自己上學,尤其以台中市、台南市擔憂比例最高,超過八成。
大家怕什麼呢?73.4%擔心車輛不禮讓,31.4%覺得通學環境不佳,因此,被訪問的家長儘管期待孩子可獨自上學,卻有8成的家長選擇用汽機車接送孩子上下學。
正因為大批的接送家長湧入學區,形成惡性循環,若學區該路段原本人車流量高,上下學的顛峰時間往往令學區交通安全亮紅燈。
以台中市為例,台灣大道車流量高,去年底台中市警局公布的十大易肇事危險路口,台灣大道沿線佔了四名,而這附近包括惠來國小、忠明國小、東大附小和沙鹿區的竹林國小,學區500公尺內都涵蓋了台灣大道,我們根據交通部道安資訊查詢網111年1-11月的統計發現,這幾所學校的學區交通肇事率在台中前十大之內。
學區範圍500m肇事熱點路口 排名:
排名 | 區域 | 學校 | 地點 | 肇事件數 | 受傷人數 |
1 | 西屯區 | 惠來國小 | 台灣大道 | 33 | 47 |
2 | 大雅區 | 大雅國小 | 學府路250巷 | 33 | 44 |
3 | 西屯區 | 東大附小 | 台灣大道 | 30 | 41 |
4 | 沙鹿區 | 竹林國小 | 台灣大道七段vs三民路 | 28 | 37 |
5 | 北屯區 | 文心國小 | 文心路四段vs崇德路二段 | 27 | 41 |
6 | 西區 | 忠明國小 | 台灣大道vs忠明路 | 27 | 32 |
7 | 北屯區 | 四維國小 | 文心路四段vs北屯、東山路一段 | 25 | 34 |
8 | 北區 | 健行國小 | 健行路vs中清路 | 22 | 25 |
9 | 西區 | 忠信國小 | 林森路vs五權路 | 20 | 29 |
10 | 南屯區 | 大新國小 | 文心路一段vs向上路一段 | 19 | 25(1死) |
資料來源:交通部 /整理製圖:林季霏

依台中十大學區肇事路口來看,前七名平均每個月至少發生二起事故,記者實際走訪忠明國小,台灣大道路口直行轉彎車輛多,但幸好周圍有地下道和天橋,少有人直接穿越馬路。而第一名的惠來國小外圍鄰近台灣大道的惠中路、文心路,上下學時間都是經常發生車禍的危險路段,突破了外圍的車陣接近校門口時,反而進入寧靜的道路,平時車流量少,加上人行道寬而順暢,惠來國小的門口接送相對安全許多。
或許您要問,為什麼用學區500公尺做為統計?在日本,政府將學校周邊500公尺內設為通學路,依道路需求實施「交通管制」、「速度管理」、「確保步行空間」、「提高司機能見度」等措施保障學生可自行走路上學。而在台灣,可能是家長騎車開車接送孩子經過的範圍。
延伸閱讀👉從日本經驗看 如何打造安全的通學路
台灣都會區學校密集度高,以500公尺來約束用車人易造成大塞車!若將學區交通安全區縮小至200公尺,是否有可能進行安全規範?台中市交通局表示,目前有項措施是依學校需求可規定降速至30km/h。但記者到台中前五大學區200公尺易肇事路口查看,多數沒有規範降速30 km/h,靖娟基金會調查,全台超過5成以上的學校周邊沒有減速標誌,甚至有學校周邊速限高達60公里。
學區範圍200m肇事熱點路口 排名:
排名 | 區域 | 學校 | 地點 | 肇事件數 | 受傷人數 |
1 | 大雅區 | 大雅國小 | 學府路250巷 | 33 | 44 |
2 | 西區 | 忠明國小 | 台灣大道vs忠明路 | 27 | 32 |
3 | 南屯區 | 大新國小 | 文心路一段vs向上路一段 | 19 | 25(1死) |
4 | 西區 | 忠信國小 | 林森路vs林森柳橋 | 11 | 17 |
5 | 北屯區 | 四維國小 | 文心路四段vs興安路一段 | 11 | 34 |
資料來源:交通部 /整理製圖:林季霏
實地採訪觀察112.02.14
開學第一週,記者到易肇事路口第一名的學府路250巷觀察,這個路口位在大雅國小和大雅國中之間,距離校門口各約100公尺,放學時間小朋友經過路口幾乎是用快跑通行,跑得慢的家長後方緊接著一部機車駛來。

從另一個角度看,路口沒有設人行道,車輛違規臨停佔用1/3的道路,學生被逼得只能走在路中央。


「經常看到車禍啊!」附近攤販說,路口速度不快,但是左轉右轉的比例高,加上一邊是小吃商店街、一邊補習安親班林立,附近又有菜市場,交通複雜可想而知。然而這個路口卻沒有導護老師或愛心媽媽協助維護上下學。
肇事率No. 1路口 為何無導護?
大雅國小回覆,由於學校大門口旁有工地,這半年來要求學生從側門出入,依照路隊動線並不會經過易肇事路口,因此沒有設導護老師或志工。但部分學生因此得繞一大圈回家,實際狀況仍有學生和家長從大門口出入經過危險路口,校方說「謝謝提醒,我們會要求做得更好。」
而大雅國中的學生多數從這個路口經過,依照規定國中不強制設導護,因此依法而言,路過的學生真的只能自己小心、自求多福。
記者詢問教育局是否有督導政策?教育局表示,依據「台中市維護國民中小學學生上下學安全實施要點」,學生上下學安全由學生家長、全體教師及社區志工共同參與,教育局授權各校討論,沒有強制回報教育局。意思是教育局不會督導管各校的學區交通安全規劃。
學區的交通安全,幾乎是零散式的由各校自行安排,受重視的關鍵取決於是否有傷亡?
以中國醫大水湳校區為例,學校前100公尺從限速50公里降到30公里,被駕駛視為惡魔搶錢路段,台中一名駕駛沒有注意,超速收到1600元罰單,一po上網,才知道這個路段去年開出4千多張超速罰單,罰金總額超過650萬元,引發網友熱議。

許多網友認為突然的降速不合理,限速30公里就是政府搶錢。警方指出,這個路段110年發生一起女大生死亡車禍,相關單位會勘後,決定將校區前路段限速30公里。
車子的用路權應該高於行人用路權嗎?
對於車行到學區前該降速保護學生安全這件事,在台灣極少被提倡,反倒是「突然降速容易引發後車追撞」、「限速讓我上班來不及」、「限速容易塞車」的罵聲,讓主管單位不敢輕易訂下學區前限速的規定。
也因此,大家對學區交通混亂的忍受度極高,人行道被車阻擋要想辦法自行繞路,擔心孩子走路上學不安全,家長每天接送也是可以的!
根據交通部的統計,110年台中市南屯區的小學周邊200公尺內總共發生145起交通事故,平均一所小學周遭發生14.5件交通事故,台中市議員朱暖英特別要求交通局應該會同教育局及學校妥善的檢討各校的交通規劃,而這件事之所以被提起,主要是家長們和附近住戶希望爭取在學校門口設駐車彎,讓車子好接送。
如果,多提倡走路上學,減少車輛接送,可不可能從根本改善學區交通混亂?
台中市交通局指出,台中已經規劃通學巷,在七處設置上下學時段禁止車輛通行的標誌,以維護接送秩序。這七處以校門口的巷子為主,在方便車輛繞道的前提下,空出一小段路讓孩子安全地步行進校門。
a.北區梅川西路三段與32巷口東側橋樑(賴厝國小)
b.北屯區東山路一段91巷該校旁路段(東光國小)
c.北屯區該校正門對面無名巷道(軍和街至東山路一段)
d.北區中華西街該校旁路段(教大實小)
e.南屯區大英西二街該校旁路段(大新國小)
f.北屯區北屯區安順東五街(瀋陽路二段至安順二街間)(文心國小)
g.西屯區國祥街該校旁路段(國安國小)

學區旁設通學巷禁止車輛通行,成效好嗎?
文心國小的禁止車輛通行標誌位在後門,已設立多年,可能多數駕駛人看到習慣繞道而行,因此後門交通順暢,行之多年後反而沒有強制要求禁止車輛通行。
台中第二大校大新國小,學生人數2300人,加上位在車流量相當多的文心路,上學接送若未規劃好恐怕會大打結。一開始學校申請於大英西二街設「通學巷」,上學時間嚴格禁止車輛通行,實施超過五年,因交通狀況改善,目前開放上學可以單向通車,許多家長會提早在路口讓孩子下車走路。校方表示,這五年的觀察發現走路上學的孩子變多,接送擁擠的狀況改善不少。
而大新國小面臨到的另一個問題是,位在交通繁忙的文心路,上學時間路口等待迴轉車輛經常造成後方大塞車,校方向議員劉士州陳情,目前已經協調台中市府於今年3月會勘,希望更改紅綠燈交通號誌。
延伸閱讀👉學區交通大改善 上安國小祭出三大招

交通安全自救 小市民該如何為孩子打造安全路?
台中教育大學校門口旁的紅綠燈最近優化,設置六座行人號誌燈,用路人能夠判讀號誌秒數,降低通行風險,改變的起因來自於幾個教育大學學生,上課談到公民教育時,認為該將課本概念化為實際行動,於是找上台中市議員黃守達,一步步地爭取用路人的通行安全。
「議員的責任不只是幫助民眾發聲,也應該陪伴民眾長出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我一直相信『社會賦權』的力量。」議員黃守達說,鼓勵更多人參與身邊的公共事務原本就是民意代表的職責。
台灣被外媒批評是「行人地獄」,看到這樣的報導你是習慣身處地獄中呢?還是想要改變現況?改變交通規劃不容易,除了政府部門的跨單位協調之外,還包括廣大的民意是否有行人路權的意識。
車禍事件每天都在發生,它不是一個新聞畫面,也不只是交通部例行的統計數字,它可能是威脅到孩子安全、危害到你我的迫切危機。如果,它可以被改善,會是什麼情境呢?還記得小時候上學,鄰居大哥哥大姊姊沿路號召孩子組成路隊一起上學去嗎?多一些人關心學區的交通安全,或許我們可以找回「消失的路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