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棒球,你會想到什麼?
你第一時間可能會想到最火紅的球星大谷翔平,也可能會想到台灣之光王建民、陳金鋒,甚至可以說出幾個國內職棒的知名球員。
但是你知道,我們台中市也有著一群世界冠軍級的小球員嗎?
不知道沒關係,跟著我們親子森活的腳步,一起來認識「台中市立中山國中青少棒隊」吧!
台中市立中山國中在上週三(2022/12/28)擊退桃園強權新明國中,抱回校史第一座城市盃青少年錦標賽冠軍獎盃。
但在這一冠之前,台中中山國中早已獲獎無數、也培育出眾多知名職棒選手,可說是不折不扣的中台灣棒球豪門。


回顧中山國中棒球隊的獲獎史,最耀眼的莫過於三座「LLB次青少棒」世界冠軍。
曾在2014和2015連霸LLB世界冠軍的中山國中,在去年(2022)成功赴美捧回第三座LLB次青少棒冠軍。
在這項賽事中,台灣代表隊總共奪冠8次,其中就有3次是由台中市立中山國中捧盃,由此就能看出他們在台灣學生棒球界的分量。

「文武兩道」:對體育科班生的教育方針
作為全台中唯一一所有著雙體育班編制(一班棒球隊、一班舞蹈與射擊)的國中,體育科班生的表現自然是中山國中引以為豪的特色。
但在此同時,校方對體育生們的學科教育也絲毫沒有放鬆。
「學校對體育班的師資都會特別用心安排,也有安排夜間補救教學給棒球隊隊員們。」學務主任陳獻文表示:「舞蹈射擊班有很多學生的成績都是屬於年級前段的,棒球隊的世界冠軍球員裡也有一個常常考到年級第一。」
畢竟職業運動是道窄門,許多舞蹈射擊班學生在畢業後會走向一般高中或職校。
即使是體制較成熟、職業化已久的棒球,中山棒球隊歷屆畢業生們最後能靠棒球當職業(含教練、訓練員等非選手職)的比例粗估也不超過1/4。
如此競爭的體育環境正是校方認為體育科班生們不能輕易放棄課業的主因。
除此之外,陳主任也表示:「就算這些孩子最後沒有走上職業運動的道路,體育班的訓練與生活態度對他們的未來都是有幫助的,積極的態度與辛苦的磨練讓他們能面對運動場以外的種種社會挑戰。」
球隊總教練藍文權先生也是抱持這樣的想法:
「球隊選手跟普通班的上課時數一定會有落差,課業上有點跟不上在所難免,但不能因為這樣就放棄,該念的書、該上的課還是要盡量補足。」
品行第一、紮實打底
除了球技、讀書表現之外,藍文權總教練表示:「最重視的是選手們的品行。」

之所以會這樣說,是因為國中球員們正值叛逆期,一不注意就很容易做錯事、走偏路,因而需要透過團體管理約束小球員、也需要對小球員們適時的導正觀念。
學生棒球是教育的一環,而品行和態度,是教練從事教育的出發點。

中山國中棒球隊採取集中住宿制,小球員們要在台中的萬壽球場集中住宿、集中管理。
我們問教練:「還只是國中生的球員們會不會因為集中住宿而出現想家、情緒問題?」
教練表示這樣的問題通常發生在國一新生身上,所以新生進來最重要的是透過學長們的幫助讓他們適應環境,在適應了、培養好體格與力量了、也打好基礎後,在國二才開始有比較多的實戰機會。
這樣一步一腳印、重視基礎打底的訓練過程也正是球員們比賽時的自信心來源。
在這屆城市盃的比賽中,中市中山國中歷經多次「一分差」的險勝,我們好奇這群球員是如何克服一次又一次的高壓,穩定贏下比賽,教練的回答就是「回歸基礎」。
藍教練說道:「我告訴選手說平常的訓練已經很紮實了,臨場只要做好自己該做的事,例如打擊時確實擊球、跑壘認真衝刺、守備專注處理每一顆球、投手負責把球投到該投的位置,只要每個人做好自己的本分,比賽結果就會反應出平常練習的努力。」

「伯仲之間的比賽難免會緊張,只要選手做好自己的事就好,球賽輸贏難免會有運氣,但唯有做好本分才能確保自己有比較高的勝算。」
這樣的努力哲學,不只是小球員們,我想就連我們這些成年人都能從中受用無窮。
在這個一味追求速成的社會中,很多人總盤算著要怎麼「更快、更簡單、更省力地」達到目的,然後在取巧不成、功虧一簣後再怨嘆自己時運不濟;
與其如此,不如從一開始就按部就班地付出努力,唯有這樣才能踏實地提高成功的機率。
中山國中的球員們年紀雖小,但他們努力不懈、不怕失敗,用汗水耕遍球場每一寸紅土,只為能幫助球隊更接近勝利一分。
他們的精神絕對值得更多的關注,希望大家在職業運動賽事之外,也能多多給予這些在基層努力打拚的年輕球員們關注和掌聲。
點這裡關注台中市中山國中球隊最新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