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註冊

【人行道推手】黃守達曝找民代很有用的關鍵點

【人行道推手】黃守達曝找民代很有用的關鍵點

 

「因為我們懂民眾和政府官員各自的期待和恐懼,我們是轉譯的角色、心理諮商師,同時也是設計師。」

最近,台中市議員黃守達偕同台中教育大學的學生,成功向台中市府爭取在教大門口設立六座行人號誌燈,他在臉書特別分享這個案例,希望鼓勵更多年輕人親自參與身邊的公共事務,他說,「如果想做又不知道如何開始,歡迎來找我!」

一般人對民代的刻板印象是「關說」用的,但與其關說,不如將民代視為一座很好的橋樑。儘管現在有1999市民專線、公民參與,甚至網路投書的方式,多重管道反應民意,許多人的經驗卻是:難以和政府公務員直接「連線」解決問題。

最終仍得仰賴民代的關鍵點在哪?我們專訪市議員黃守達,分享這幾年為民服務的「眉角」。

教育大學金山路口增設行人讀秒號誌燈,讓行人通行更放心/ 圖 黃守達提供

 

Q:教大學生是如何爭取改善校門交通安全?一般民眾可複製他們的成功經驗嗎?

A:學生一開始修公民課程,希望將理論落實於實際,他們發現校門路口不只有學生通行,還有走路較緩慢的社區長輩,往往走到半途號誌燈改變,讓長輩感到緊張。

他們提出許多改善方案,但不確定向市府爭取是否順利,於是透過我的粉絲專頁陳情。我們討論後找交通局現場會勘,過程中將預算和可行性一一評估後,決定出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其實學生的方案並非照單全收,有許多現實面必須讓政府公務員能執行,這次能快速成功,是因為學生把問題和需求釐清楚,所以民眾若有類似的陳情案,不一定要找到解決方法,只要把問題和最終需求說清楚,交給民代來媒合資源,請政府解決問題。

人行道是地方小建設,卻關乎所有人的安全/ 圖 黃守達提供

Q:目前有多元的陳情管道,像1999市民專線、公民參與、市長信箱等,民眾自行陳情和委託民代的差別在哪?

A:民眾只要打1999,就有機會促成一場會勘,政府甚至會派員到現場說明,但效果不一定令人滿意。因為公務員就是照本宣科我們可做什麼,法規、預算,這些答案其實上網查就有,但民眾想要的是解決問題,雙方經常雞同鴨講無共識,所以民代就是扮演「賦予能動性」的角色,讓這件事變得可能。

這過程就得需要溝通,民眾真正想要的究竟是什麼?他真正想要的不一定是畫紅線,而是想解決違規停車的問題,紅線並不是重點。公務員想要的是「我不想被罵」,要有清楚的責任歸屬讓他知道什麼可做什麼不可做,了解他執著什麼害怕什麼。

民代找到雙方各自的期待和恐懼,化解這件事,某種程度我們有很多種面貌,轉譯、心理諮商師、同時也是設計師,要想辦法讓雙方聽懂各自的重點,找各種資源,想辦法排列組合,設計處理可以解決問題的方案。

對我們來說解決問題很重要,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過程中如何「培力」這些民眾。

即使問題無法被解決,過程會長出力量,會被賦權,民眾被賦權後會更懂得怎麼跟民代配合,聰明的民眾可妥善地將民代變成他的工具,將公共政策推動得更好。

 

Q:網路時代資訊透明,網紅社群力量愈來愈大,還需要找民代嗎?

A:民代和網路聲量不同的關鍵當然是專業度。談專業之前更重要的是,人的心力、注意力很有限,網路聲量風頭來了大家關注,潮流退後民眾並無責任需要繼續關注,但民代不同,他有職權需向選民負責。

民代負責的方式是鎖定追蹤、改變現況,其實改變是很漫長的路,有些議題得耗費兩三年才能改變,對一般民眾而言難這種長期抗戰是難以持續的。

再說到根本的關鍵點「專業」,倒不是需要各項工程議題的專業,而是民代熟悉和官僚體制打交道的過程,如何將效益發揮到最大。所以公務員長久下來會樂意和我們配合,因為他們知道有人懂他們的恐懼,知道他為什麼要做這個不做那個。

柳川沿岸的路橋多數無人行道,阿嬤偕孫子下課後得走在車道上(左圖),台中市議員黃守達希望爭取柳川沿線打造人行道(右圖)

Q:民代也會遇到推動無力的時候嗎?該怎麼解決?

A:「有人走的地方 就該有人行道」這是我想推動的理念之一,台灣被外媒形容為「行人地獄」,人行道狹小無法拓寬、變電箱、路樹擋道,甚至像忠信國小學區,學生經常走在車道上的危險狀態,都因為議題牽動的因素太複雜難以即刻解決。

但我仍會訂定目標,之前成功爭取公館柳川橋設人行道,接下來想爭取柳川沿線都要設人行道,目前還在努力中。

 

【黃守達小檔案】

現任台中市議員,台大法律系、台大法律研究所畢業,曾是台大工會主要發起人、太陽花學運幹部、民進黨青年發展部主任。

對中西區中城相當關注,推動中城九策,打造中西區為好玩、好行、好地方。

其中對交通網著墨甚多,積極爭取人行道和機車路權動線順暢。

【素養經驗】

學生時代是怎麼養成對社會議題的關注?黃守達說,兩個轉折點,一個是中學時培養大量閱讀習慣,從中找到興趣;第二個轉折點是高中升大學時參加各地營隊,透過旅行進而對台灣這塊土地有感情、責任心。

從他的自身經驗,送給國中、高中生自我成長的三寶:閱讀習慣、找到興趣、出外走走。

林季霏

二度回鍋的媒體人,從紙媒到影像再進入網媒,不同型態流轉,記錄故事也記錄生活大小事

推薦好文(同作者)

廣告預留

推薦好文(同分類)

不只是媽媽,我更是我自己- 姆姆mumu 創辦人 Eileen 閃閃發亮的創業旅程

台中強豪,國際揚威:台中中山國中棒球隊

女生也可以成為引體向上高手!
冠軍心得:靠不甘心!

新一代時報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04)27086000
地址:台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三段376巷1號
No. 1, Ln. 376, Sec. 3, Taiwan Blvd. Xitun Dist., Taichung City 407 , Taiwan (R.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