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註冊

不只是喜歡!孩子告訴你追星其實超有意義

不只是喜歡!孩子告訴你追星其實超有意義

「我家孩子最近一直在追星,都不讀書!」
「為什麼要拿零用錢去買偶像的東西?」
「不懂追星到底有什麼好的?」
「到底要怎麼做才能讓孩子不要追星?」
「孩子都在追星,沒辦法跟她聊天!」

面對沉迷偶像的孩子,爸媽是不是有苦想不通呢?
在沒收手機、撕碎孩子偶像物品、斬草除根,卻也斬斷親子溝通管道之前,不妨先靜下心來思考,自己真的了解孩子為什麼追星嗎?

SEVENTEEN
圖/SEVENTEEN

偶像是我的重要朋友

我們訪問了40位孩子,「偶像對你的意義?」,得到的答案或許讓你意想不到!

孩子追星的內心話:
.當偶像做到自己做不到的事,會有一起努力的感覺。
.像是被拯救一樣,看到偶像在舞台的樣子,會覺得生活變得有意義。
.一開始總是找不到自己,通過追星可以更了解自己,消化壓力和負能量。
.曾經很內向,交友很困難,但追星後認識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願意開口說話。
.因為這樣的距離很舒服,單純支持,不用擔心太多。

心理學家Horton和Wohl認為,當人與電視上的人物互動時,會認為自己與對方有緊密連結,如同朋友一樣,即使與明星並沒有實際互動,這個互動模式叫做「擬社會人際互動理論(Parasocial Interaction)」。
回憶一下,孩子小時候是不是會跟電視機前的Dora一起對話呢?孩子將Dora視為朋友,藉由與朋友互動,孩子可以更快地學會Dora說的英文。
而這個互動在青少年身上特別明顯,因為他們正在「登大人」,與偶像的虛擬關係,可以讓青少年毫無負擔地與偶像有緊密互動,無須害怕被拒絕。

AKB48
圖/AKB48

我的人生不再只有爸媽了

偶像不只是孩子默默喜歡、模仿的「重要朋友」,也是他們生活的社交話題、力量、出口、慰藉。
根據心理學家艾瑞克森的「社會心理發展理論(Eight Stages of Development, Erikson)」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來說,他們對社會的重要關係從家長與學校,轉為同儕,他們注重同儕感受,也亟需融入團體。
所以當同儕話題在追星上時,他們會「跟風」。

再來,面臨升學壓力,以及青春期的情感壓力,孩子需要發洩或逃避出口,一個美好形象的偶像宛如救世主,讓孩子可以壓力中「活過來」。
身為爸媽的你,應該會想,「既然孩子心情不好、壓力大,那為什麼不跟我說呢?」
正如前文所說,青春期的孩子將關注重點從爸媽,轉為同儕,許多心事會選擇與朋友訴說,或是藏在心底。
雖然孩子的目光慢慢離開爸媽了,但孩子仍然希望爸媽可以理解他們。

One Direction
圖/One Direction

爸媽,這是我的重要朋友!

孩子的問答中,關於「希望爸媽了解我的追星想法」:
.我變得比以前有自信,開始有意願上台展現自己的想法。
.我為了想了解歌詞、偶像說的話而自學外文,也想考相關學系,因此找到生涯方向。
.因為追星花了許多錢,所以學會控制;考試前一天追星,書沒讀完,但學到教訓。
.不要未審先判,希望爸媽跟我一起聽演唱會,需要共感和陪伴。
.如果追星能帶給人力量,就不該被禁止。
.希望大人學會討厭但尊重我。

受訪的孩子說,追星最吸引他們的是「共感與陪伴」,包括偶像和粉絲們就像他們重要的朋友。
而這樣的「朋友」,孩子願不願意介紹給爸媽?
答案是肯定的,但取決於:你對孩子的態度是什麼?願不願意陪伴他、成為追星路上的好朋友?

TWICE
圖/TWICE

或許你會說,孩子從小到大都是我在陪他啊!我當然知道孩子大了就要當他的朋友,但,你會不會是披著朋友的外衣,骨子裡還是愛之深責之切的命令型長輩呢?

想知道自己有沒有切換身份成功,很簡單,朋友不會在孩子看著電視上的偶像開心時,突然臭臉大罵:「還看什麼,趕快去讀書!」
也不會取笑輕視他的偶像只有一張臉好看。
朋友,會想跟孩子聊偶像,知道他為什麼喜歡,了解追星對孩子的意義,找出孩子隱藏的壓力或苦惱,並幫忙一起解決,藉此拉近親子距離。

當你願意共感孩子的追星時,孩子的偏差思想和行為就有機會被即時導正。
或許你會發現,孩子並非如我們所想的完全不理智、沒有判斷能力。
有些偶像也並非只有顏值,他們的努力過程可成為鼓勵孩子的借鏡。

IVE
圖/IVE

偶像也可以很正能量!

以K-POP(Korean-Pop,韓國流行音樂)為例,過去的歌曲的確非常多關於情愛的主題,但近幾年轉向傳達個人價值、鼓勵向前、青春疼痛、女性意識、批評時事等等,用容易貼近人心的歌曲,傳達深刻嚴肅的價值觀。

又比如,深受全球喜愛的BTS防彈少年團,曾在專輯中表達,「要愛自己(Love Myself)」,每個人都是值得被愛的,愛別人之前,要先學會如何愛自己,並將這個概念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宣導關愛孩子與青少年,杜絕暴力,還給他們安全溫暖的社會,期望能透過廣大粉絲群體把愛傳出去。

這些可都是教科書裡唸到想打瞌睡、卻極為重要的價值觀,一首歌深植人心,爸媽們還要說追星無用嗎?
和孩子一起追星,或許是「大人們」該好好學習的一門課。

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推薦觀看:
偶像本人與追星孩子的家長之間的深沉談話。
發覺孩子追星背後的自我壓力,及偶像如何成為孩子的治癒來源。


(可開英文cc字幕)

Elaine

心理系畢業,被問了八百次要不要當心理師。
決定將有趣(或是不有趣)的心理學知識分享給所~有的朋友~

推薦好文(同分類)

寶寶心裡苦,但寶寶「為什麼」不說?–貼近青少年心理

當我們有反擊的可能,就能長出更多勇氣

4招幫助幼兒無痛識字 創造識字動機是關鍵!

新一代時報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04)27086000
地址:台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三段376巷1號
No. 1, Ln. 376, Sec. 3, Taiwan Blvd. Xitun Dist., Taichung City 407 , Taiwan (R.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