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年過節,餐桌上大家開心的吃飯,「你學校成績怎麼樣啊?」
突然,氣氛冷下來,你看著笑容突然尷尬的姪子,不知道為什麼晚輩好像都不太喜歡跟你聊天。
身為長輩,你只是關心他最近過得如何啊~想要建立友善的溝通橋樑啊~想要打入現在年輕人的圈圈裡啊~
這個問題不只存在於華人圈,Elaine在日本推特、韓國媒體、泰國媒體中,發現這是全球化的問題呢!
韓國知名主播鄭多禧也在部落格上探討,為什麼長輩會問出年輕人不喜歡的問題。
因此,本篇整理了高中以下學生族群,「最不想被問到的問題Top 3」,叔叔阿姨們記得避雷!
1. 學習類
.你的學校成績如何?
.考試第幾名啊?
.某某家的孩子上了好學校,你怎麼沒有?

對學生來說,可能正處於水深火熱的學習地獄中,長輩的關心成績,可能會戳到痛處。
資優生們也不見得想分享好成績,因為隨之而來的,可能是被拿去到處比較、七大姑八大姨來幫自家小孩問讀書方法…等等。
回答了一個問題後,就會冒出千千萬萬個問題,所以即使我成績超好,也不想被大家知道啊!!
2. 生涯類
.未來要讀什麼大學?什麼科系?
.以後想做什麼工作?
.這個科系以後出來薪水多少啊?穩定嗎?發展如何?

我們知道長輩們都希望孩子能成為人生勝利組。
但是,誠實回答想讀的校系之後,可能會收到一堆擔心、建議,「哎呀~這個科系沒有錢途啦!」「這個工作薪水應該不高吧?怎麼不做…..呢?」
不過,長輩們或許要意識到的是,我們的志願不是單純以金錢為考量,還可能包含興趣、專長、未來趨勢、人生價值等等。
並且,泰國媒體The Matter〈又見面了,能說句好話嗎?晚輩不想被問的問題集合〉中提到,隨著時代發展,許多新興職業興起,與傳統認知的鐵飯碗、賺大錢工作有些出入;年輕人對於工作的追求也不一樣了,例如:希望勞役結合、錢夠用就好…。
所以,希望長輩能對於我們所選所愛的科系、職業給予尊重。
如果想談論生涯話題,也可以改問:「那這個科系在學什麼呢?」「這份工作好玩嗎?你為什麼想選擇呢?」
既能了解孩子的現況,還能拉近距離喔!
3. 感情類
.有沒有交男/女朋友啊?

雖然還是學生,但被問到感情問題,還是尷尬滿滿!
我們可能會告訴長輩,「先以課業為重」。
長輩們也需要知道,現今時代潮流下,感情或許不是年輕人的第一選擇、必要選擇,沒有愛情也不見得就是人生的「魯蛇」。
所以,長輩們就放一百個心,有好消息會主動通知你們的!
最受歡迎長輩教戰守則
知道孩子們的地雷了,那要怎麼提問才能讓正確表達自己關心,也變成孩子們最喜歡的長輩呢?
我們站在孩子的立場上想想看吧!
1. 開放式問題
前文提到的問題都是「封閉性問題」,例如:

如果想提出溫和親切,又能讓對話延續下去的問題,就要提出「開放式問題」,例如:「學校生活如何?有什麼有趣或辛苦的事嗎?」「過得還行,最近參與了學校活動,很有趣…。」
這樣就能延續對話,又能趁機了解孩子的學校生活!
2. 少問私人問題
學業、生涯、感情都是非常私人的問題,試想自己如果被問到這些問題,會不會覺得有點冒犯呢?
所以,當不知道該如何提問才不會觸碰到敏感話題時,就問一些大部分人都能參與的問題吧!
例如:美食、電視劇、最近流行…等。
3. 保持開放、傾聽的態度
許多孩子不願意與長輩聊天的很大原因是,提出自己的觀點後,長輩會馬上反駁,例如:

這樣的回應方式,會讓孩子關上心門,所以建議長輩以開放、傾聽的態度回應。
如果把以上對話改成:「你未來想讀什麼科系?」「我想讀哲學系。」「感覺你對哲學很感興趣欸,你喜歡哲學的什麼部份呢?」「我喜歡…」
這樣就能讓孩子想跟你分享更多,也能知道你是真心關心他的!
簡單來說,就是不要過度專注在某一個主題上,讓孩子自己提出他想聊的,長輩也要保持友善的態度。
如果真的不知道要聊什麼,那就稱讚、祝福孩子吧!「長得越來越高了呢!」「祝你成績進步!」
參考資料:
The Matter,2021,〈กลับมาเจอกันทั้งทีขอคำพูดดีๆ ได้ไหม? รวมคำถามที่ลูกหลานไม่อยากตอบ(又見面了,能說句好話嗎?晚輩不想被問的問題集合)〉
每日新聞,2020,〈슬기로운 설 명절…”결혼·취업 질문 NO, 본인이 더 급해요”(機智的新年…「結婚、就業提問NO,本人更急)〉
정다희,2016,〈또 명절증후군?친척들의 질문에 대처하는 우리들의 자세(又是年節症候群?我們對應親戚們的提問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