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昨天晚上幾點睡呢?總共睡了多久?睡得好嗎?
我猜很多人的回答一定都是:半夜兩、三點才睡,睡了5、6個小時,睡眠品質非常不好。
每天都早睡早起(物理上的早),白天一直打哈欠,到底要怎樣才可以從「愛睏寶寶」,變成「睏飽飽」呢?
無法一暝大一吋的台灣孩子
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的每日建議睡眠時數,如圖表顯示:

政大心理系睡眠實驗室,2021年針對學齡前、國小、國高中孩子調查睡眠狀態,結果發現,孩子的平均睡眠時間都低於每日建議睡眠時數,而且睡眠時間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短,國高中孩子僅有15.4%符合建議時數。
為什麼我們孩子會每天睡不飽呢?
我們來看看大多數國高中生一天的行程:

可以發現,孩子在學校度過10個小時後,晚上還要去補習班繼續超前學習,回到家之後,要複習今天上課內容,以及準備隔天考試內容。
遇到假日,更是從早讀到晚。
還有一些孩子,習慣在睡前使用3C,3C發出的藍光會抑制褪黑激素,手機越滑越亢奮,更讓人睡不著,影響睡眠時間、品質。

身體無法陪你嗨整晚
無止盡的讀書熬夜、睡前滑手機,導致孩子的睡眠時間只有少少的3、4個小時,正在成長期的孩子怎麼凍ㄟ條呢?
青少年如果熬夜,容易影響發育問題,還會導致白天精神不集中,影響記憶力與學習。
另外,因為熬夜會影響腦部發育,可能引起情緒、行為、認知上的偏差,影響人際關係、過動問題。

政大心理系教授 楊建銘,同時也是台灣第一位擁有美國睡眠醫學會「行為睡眠醫學」的睡眠專家,在大愛電視台的人文講堂《睡與醒的戰爭》中提到,長期睡眠不足,會導致體重增加、皮膚老化,提高心臟病、高血壓、中風等風險,嚴重還會造成憂鬱症等精神疾病。
平日欠的債,假日還?
這時候你可能會想,那我假日把平日的份都睡回來不就好了?
的確,假日補眠可以彌補平日欠下的「睡眠債」,但睡眠債對身體造成的傷害,並不是一個假日就能還清的,每熬夜一次,就是對身體的一次嚴重傷害。
而且,楊建銘教授也提醒,假日補眠千萬不可以「睡太久」,容易影響睡眠時鐘,痛苦、爬不起來的「禮拜一症候群」就是這樣造成的。
所以如果假日要補眠,就稍微多睡一兩個小時,起來之後記得曬一點陽光,讓光線抑制褪黑激素,還你好精神。

專家教你好睡眠
我們知道假日補眠只能稍微還一點點睡眠債,那平時我們要怎麼做,才不會越欠越多債呢?
楊建銘教授說,首先,要建立「定時的睡眠時間」,可以用鬧鐘提醒自己,每天的睡眠時間也要定量,不要多睡、少睡。
再來,白天盡量多出去走走,多照太陽光,晚上減少光線刺激,尤其是睡前要減少使用3C。
第三,午睡10分鐘就好,盡量不要超過30分鐘,否則會影響晚上睡眠。
最後,也不要因為要管理睡眠時間、品質,而給自己額外的壓力,「平常心」就好,不要讓幸福的睡眠變成痛苦的負擔!
參考資料:
政大睡眠實驗室,2021,〈逾8成國、高中生睡不夠 恐有過動、憂鬱和焦慮情緒〉
人文講堂(Youtube),2019,〈睡與醒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