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註冊

一百分的愛
在黃竹國小找到家的幸福感

一百分的愛
在黃竹國小找到家的幸福感

全校師生、家長一起參加登山活動。

台中市太平區黃竹里原先在台中縣政府時期,預定要興建健民水庫,當時規定里民「只能遷出,不能遷入」。雖然後來水庫工程因921震災停擺,但大量人口外移,再加上少子化衝擊,導致原設籍黃竹里的學童已寥寥無幾。

面對未來十年都不會有學區內新生的學校,黃竹國小校長張仙怡在上任後非但不氣餒,還向教育局提出自由學區小學的申請,一步一腳印把學生帶進學校裡,並親自與每一位學生、家長面談,和他們分享學校的辦學特色,覺得合適才會到黃竹國小就讀。

「如果一個地方連小學都沒有了,那這個地方一定會沒落的更快。」

張仙怡語重心長地表示,偏鄉小學在地理條件上較不易招生,但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若一個城鎮內連小學都沒有了,就更不會有青年返鄉結婚生子,許多畢業校友也將失去母校、失去回家鄉工作的機會,形成一個不良循環。

帶著這樣的信念,張仙怡將現在的黃竹國小經營得有聲有色。黃竹里里長林元成也經常到黃竹國小拜訪,他感謝張仙怡把學校經營得很好,讓他還能回母校走走,讓母校不會消失。聽到這番話,也讓張仙怡反思,母校不一定會永遠存在,所以為了當初在這裡走過的每一個人,她覺得自己有責任繼續將學校好好經營下去。

幸福感=榮譽感x歸屬感x安全感

你記憶中的偏鄉小學是什麼樣子的呢?老舊設備的校舍再加上隔代教養的孩子?

來到黃竹國小,絕對會顛覆你對偏鄉小學的認知!因為這裡是一所具有滿滿幸福感的小學,不少家長會每天不遠千里地把孩子送來,孩子們都在這裡開心學習,就連放學也捨不得回家。

退休教師的歡送會,學生相當不捨。

在學校裡的發生每一件事,都有孩子們的一份,大家都會參與和投入在學校的所有事情中,例如全校一起為新圖書館命名、一起舉辦黃竹說書人活動、一起參加黃竹好聲音比賽。這些完成挑戰的榮譽感、師長如家人般關愛的歸屬感,以及學校大小事都能參與的安全感,共同為黃竹的孩子構築出家的幸福感。

全校一起為圖書館命名。
全校都要參加的黃竹說書人活動。

發掘每一位孩子的天份與才能

在黃竹國小裡,因為生師比低,所以學生都能充分地受到師長的關懷與照顧。在日常相處中,老師們發現了同學各自身懷絕技,像是一些女生具備舞蹈天分,只要看著Youtube就能跟著一起跳舞,於是便舉辦了黃竹好聲音活動,讓學生有發揮自己才藝的舞台,並培養學生具備上台演出的勇氣。

學生參加超級A咖校園才藝競賽。

透過平日裡的訓練,上台表演對學生們來說早已是家常便飯,所以當廖梓妃隻身前往僑忠國小,參與110學年度國民中小學及幼兒園閩南語講古比賽-中年級組報馬仔大賽時,便成功獲得第四名佳績。

張仙怡還分享,在廖梓妃參加比賽的當下,全校的老師與同學都一同在電視機前為她加油打氣;並且在公布獲獎後,其他同學的家長也紛紛在黃竹國小的臉書粉專表達祝賀。其中一位家長更是感動地說到,黃竹的孩子之所以都這麼勇敢,相信是因為知道老師和同學們總不撇下她,精神總與上台者同在。

大家都是黃竹人

自從黃竹國小正式成為自由學區小學後,校內大部分的學生都是來自太平、大里兩個區域。因此,不少當地的人覺得,這是一間外面孩子讀的小學,與當地並無太大的關聯;然而,很可惜的是他們卻忽略了學校背後的歷史脈絡,以及學校本身就是為了黃竹里而存在的這份價值。

為了讓社區居民有更多的參與感,張仙怡將社區的耆老和鄉親也帶進來,邀請他們一起參與學校辦理的活動,並有請耆老分享黃竹在地的故事給孩子聽——由耆老來講述的故事,才會最生動、最完整。不只建立學校與在地的連結,同時也收穫了耆老老師帶給同學們許多知識。

此外,張仙怡還分享了黃竹國小的特色才藝課「舞獅」!一開始這門課是由黃竹在地的耆老負責,將這項傳統技藝傳承給孩子們。而在這位耆老退休後,便由林俊憲老師接手。林俊憲在教學上相當用心,甚至發揮創意,帶領學生將舞獅與直排輪結合,打造直排輪舞獅表演。

直排輪舞獅隊。
「舞獅只是一種學習的方式,目的是希望孩子學會團隊合作。」

張仙怡回想起初衷分享,在一場表演裡,沒有配合是不行的,舞獅只是學習的素材而已,真正的目標是希望孩子在過程中,能夠學習到團隊合作的精神,同時也能從這項活動中認識傳統節慶。

讓孩子把討厭做的事變喜歡

此外,張仙怡也分享,黃竹國小因具備地理條件優勢,有時會就近舉辦山野活動,像是爬山、野外求生課程,有次主題是校長跌落山谷,在過程中學生必須選擇所需的救援物資,像是指南針、水壺、口哨、餅乾、或是各種有可能會用到的物品,從中選擇最重要的物品將校長救出來。

然而,並不是每個孩子都喜歡爬山或跑步,但因為學校給他機會,讓他試著跑跑看,就會讓他學習到,就算是不喜歡做的事,做完也可以很有成就感。並且在完賽後,會給孩子一張完賽證書,像是去爬山(小百岳三汀山)、野外求生等也都有頒發證書,提升孩子的榮譽感,孩子就會更願意去做這件事情。

黃竹國小學生登小百岳。

英語師資需求

張仙怡表示,目前黃竹國小編制上只有12老師,但是因為有許多外界的資源挹注,像是新社圖書館書車每月都會來一次,書車的館員廖淑芬與孩子相處地十分融洽,甚至記得每位孩子的名字、長相、個性;還有退休教師回校教導學生賞鳥課程,帶學生認識自然生態;同時也外聘舞獅、直排輪、陶笛老師,所以學校老師的組成其實是加倍再加倍的。

即使目前黃竹國小已漸入佳境,但是張仙怡還是對未來有一些期許。張仙怡表示,髓然黃竹國小已與台中科大配合辦理英語營隊、結合英語巡迴車資源等,但在因應2030年雙語國家政策,目前學校尚缺乏英語專業師資,期望以後會找到合適的老師。

 

作者:黃于凡

許賀鈞

政治所畢業,現在在社會裡迷途; 興趣很廣,寫的東西很多; 比起社交更喜歡跟自己對話,最喜歡的神奇寶貝是波克基斯。

推薦好文(同作者)

廣告預留

推薦好文(同分類)

寶寶心裡苦,但寶寶「為什麼」不說?–貼近青少年心理

當我們有反擊的可能,就能長出更多勇氣

4招幫助幼兒無痛識字 創造識字動機是關鍵!

新一代時報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04)27086000
地址:台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三段376巷1號
No. 1, Ln. 376, Sec. 3, Taiwan Blvd. Xitun Dist., Taichung City 407 , Taiwan (R.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