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aine還記得以前跟爸媽出去玩,總是因為要走超多路、玩一些「老人行程」,而跟爸媽大發脾氣,那時候媽媽會說:「你再鬧脾氣,下次我們還會帶你出來玩喔!」
一聽到之後還要參與家庭旅遊,只能收起情緒,不爽在心裡。
其實,家庭旅遊就是要開心啊!怎麼為了行程調性不合玩著玩著就生氣了呢?
家有青少年的爸媽們,想安排一趟全家都喜歡的旅遊,把握以下排行程的4大方向,孩子或許會愛上跟爸媽一起出遊喔!
1. 迎合青少年的喜好
雖然孩子還沒成年,但其實已經很有主見了,這時候如果再以大人的角度、喜好來排行程的話,可能就會讓青少年不想參與家庭旅遊了。
我們可以在行程中放入一些他想去的景點,例如:孩子喜歡拍IG美照,就可以安排一些網美、文青景點或餐廳,爸媽當攝影師,幫他拍出愛心數滿滿的照片們;喜歡刺激活動的話,爸媽可以稍微「捨命陪君子」。
也可以空出一天為「孩子日」,一整天都是他喜歡的行程,甚至那天的行程就請他排!
爸媽只要提醒,注意行程之間的交通方式跟移動時間、記得預留緩衝時間…等基本事項,其餘的都交給孩子。
因為是自己排的行程,也會對家庭旅遊更有參與感喔。
2. 給青少年自由活動時間、空間
Elaine記得以前跟爸媽出去玩,最常發生的就是,每一個行程都必須跟爸媽一起移動、跟隨爸媽的步調,很快就會失去耐性、發脾氣了。
所以建議爸媽,到達景點後,訂個集合時間,就讓孩子自由活動,像是:到了展覽、風景區…,分開活動,讓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步調、心情來慢慢逛。
同樣地,每天早上訂好出門時間,不要求孩子一定得特別早起,只要注意不要遲到就好。
如果是在移動、搭車過程中,也可以讓孩子戴耳機、玩手機…,自己休息一 下,就不要強迫他還要跟爸媽聊天了。
3. 不強迫參與行程
對有些孩子來說,旅行中「休息」非常重要,有些需要特別早起、或要行萬里路的行程,可能就需要先跟孩子溝通。
例如,Elaine之前跟爸媽去清境農場玩,媽媽事前就先問,想不想一起去「看日出」,對於平時都要超早起上學的我來說,出去玩還要早起,根本折磨人,所以拒絕了媽媽的邀約,打算自己留在飯店睡覺。
旅行當天,看完日出的媽媽非常滿足,睡飽的我非常有精神,大家都能開開心心地繼續下個行程。
有時候,不強迫反而能更圓滿。
4. 事前溝通、妥協
雖然以上3點都是建議爸媽可以尊重孩子,但有時候還是會希望孩子能配合一下大家,那該怎麼辦呢?
這時候「事前溝通」、「交換條件」是個不錯的辦法:
.這趟旅行的目的?是要讓爸媽放鬆、全家好久沒有出去玩了…
.旅途中需要請孩子配合的部分?需要走比較多路、要幫爸媽拍照…
.會排孩子喜歡的景點,那爸媽也會排自己喜歡的點,彼此配合一下
以上4大方向其實都是以「尊重」為核心,只要事前達成共識,相信每次都能與青少年孩子一起和樂地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