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是不是常常煩惱,「想培養孩子的藝術能力,卻不知道從何下手?」「我本身沒有繪畫天分,要怎麼引導孩子畫畫?」「想讓孩子畫畫來打發時間,但都不知道要畫什麼?」
親子森活採訪了三家台中知名美術教室:Today一起畫、小手藝術、東東兒文創中心。
讓擁有多年幼兒兒童美術教育經驗的老師們告訴你,幾招簡單的方式,引導孩子在家創作發揮創意。
東東兒文創中心
東東兒文創中心兆偉老師、橘子老師建議,剛開始讓孩子接觸美術時,就讓他們自由發揮吧!
而且他建議學齡前幼兒可以不要拿畫筆,因為孩子的小手尚未發育完全,拿畫筆對他們來說比較吃力,可能讓他們覺得畫畫很難、很累,產生挫折感。
如果畫畫不拿筆,還有哪些方式、素材可以創作呢?兆偉老師舉例,像是用手指頭直接塗顏料、棉花棒、紙盤、錫箔紙…等,都很適合學齡前幼兒創作。
也能讓孩子覺得,原來畫畫、創作並不難,幫助孩子思考,看到身邊的素材就引發創意、聯想,逐漸對藝術產生興趣。

另外,要如何培養孩子對畫畫主題的想像力呢?
爸媽可以運用繪本,先唸故事後,吸引孩子進入故事情節,之後提供多種素材,讓他們創作繪本的內容、人物。
例如:跟孩子講完《三隻小豬》後,引導孩子利用雞蛋紙盒剪成小豬的立體臉,貼上後再加工畫身體手腳和背景,變成有趣的半立體圖。

東東兒也不藏私,時常在粉專上分享,將幼兒美術運用在生活中的各種小技巧,教即使沒有經驗、頭緒的爸爸媽媽,也能在家與孩子一起創作。
➡️更多資訊:東東兒文創中心粉專
小手藝術
小手藝術的emma老師推薦爸媽,運用手邊就有的素材,不需要特別去買,例如:隨手可得的紙張。
生活中不同的紙像是包裝紙、購物袋、宣傳單,結合從生活經驗中累積的觀察力、想像力,去做拼貼畫。

當手邊有很多不同的紙張後,可以從旁引導孩子想像,例如:用家裡常見的衛生紙,問孩子「衛生紙是什麼顏色的呢?」「白色的!」
那有什麼東西是白色的呢?小兔子是白色的!
這樣引導後,爸媽就可以跟孩子一起運用衛生紙製作小兔子。
又或是像以下這張拼貼畫,一張張色紙經由孩子的雙手,變成花瓣、落葉,最終變成獨一無二的花瓶。
在拼貼的過程中,孩子能感受到觸覺刺激(撕紙時感覺到的微小震動)、聽覺刺激(撕紙的聲音,酥酥脆脆的)、視覺刺激(色紙的飄落、設計紙張黏貼)。
體驗到了「紙」這個媒材豐富的生命力。

此外,A瑪老師還說,讓孩子從小接觸藝術,能培養他們的觀察力,增加對生活的感受,讓孩子藉由藝術,認識這個世界的美好!
➡️更多資訊:小手藝術粉專
Today一起畫
針對國小低年級孩子,Today一起畫的郭郭老師、邱邱老師認為,孩子已經有可以自己動手做、動手畫的能力,爸媽只需要擔任「引導」、「給主題」的協助。
而且這個年齡層的孩子,想法較多,不妨將藝術創作結合知識,培養獨立思考和手做的能力,增加孩子的成就感。
實際操作面,可以運用繪本,或是將時事、節慶,「中元節常看見祭拜什麼?」「泡麵是台灣發明的嗎?」介紹給孩子後,引導孩子做出相關的美術作品。
過程中,建議爸媽採取自由、開放的態度,任孩子盡情發揮。

材料方面,邱邱老師建議選用「環保材料」,例如:拿大汽水瓶,外面包上錫箔紙,再加上孩子的創意,就能做出火箭!
又或是像下圖,運用家中廢棄的螺絲、零件,結合黏土,塗上金色顏料,就成了宮崎駿動畫「天空之城」的機器人,發揮出不同於一般美術的的創意。

此外,邱邱老師認為同樣重要的是「爸媽的正面回饋」,當孩子完成作品後,爸媽要給予適當的回饋、稱讚,鼓勵孩子一直對藝術保持興趣。
➡️更多資訊:Today一起畫
從老師們的建議中可以發現,在家創作最重要的就是「引導」,透過繪本、生活環境、時事等等,並給予多樣、隨手可得的材料,讓孩子發揮創造力,你會發現,每個孩子的小腦袋裡,都蘊含著豐富、神奇的大世界呢!
創作,並不需要複雜的技巧、齊全的工具,只要動手做,就能發揮孩子源源不絕的想像力。
親子森活「如果我有魔法」徵畫活動已經開跑了!
鼓勵孩子發揮創意,把3000元獎金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