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件事是台灣幾乎沒有的,甚至整個亞洲很少的,所以我們想要來做。」
台灣的補教才藝班有個特性:想知道課程是怎麼上的,只有親自來才知道。因為課程內容被許多老師視為商業機密,不希望被抄襲。
然而東東兒文創中心最特別的一點就是,「不藏私」。
邀請大家進入幼兒美術的領域
他們把每週的教學內容、運用材料、學習重點放在粉絲專頁上,所以家長可以清楚地知道課程計畫,以及孩子會學習到什麼能力、運用什麼技巧。
同樣地,家長也能透過粉絲專頁的分享,在家複製教學方式,引導孩子。

/圖片來源:東東兒文創中心
為什麼東東兒願意這麼大方地,將所有教學內容分享出來呢?
因為他們發現,國外有平台會專門分享幼兒美術的技巧、資訊,以供家長了解。
但台灣幾乎沒有這樣的分享平台,甚至整個亞洲都很少;有些家長可能沒有太多的費用來上課,所以,東東兒將粉絲專頁打造成開放式平台,供家長們參考、學習。
東東兒的成立,來自於對女兒的愛
兆偉老師原本從事行銷設計,他的太太經常穿梭在各幼兒園教美術,兩人都忙,女兒出生後為了陪伴孩子、給她最完整的照顧,毅然放下原有的工作,創立了「東東兒文創中心」。
他們發現,「幼兒美術」是當時常被忽略的領域,許多畫室有年齡限制,也發現有些美術老師可能沒有幼教經驗。
所以兆偉老師、橘子老師結合他們的經驗和專業,致力於推廣幼兒美術。

除了畫筆,開發繪畫的無限可能
學齡前的幼兒美術和一般美術有什麼差別呢?
幼兒的手部發展不適合長時間拿畫筆,所以任何素材都能成為繪畫工具,例如:孩子的手指、棉花棒、黏土、泡泡…等。讓孩子運用「多媒材」「自由創作」。
簡單的工具,不給孩子太多壓力,就會讓孩子覺得「原來藝術這麼簡單!」進而愛上藝術。

常常,他們一看到圓盤就聯想到,「咦!這不是像洗衣機的洞嗎?」把顏料放進塑膠袋裡搓揉一下,「哇~變成五彩繽紛的冰棒!」


但東東兒發現,有家長即使準備了很多素材,因為沒有美術功底、經驗,不知道怎麼教孩子。
兆偉老師建議,家長可以到東東兒「旁聽」,特別是2~3歲的孩子。
上課時老師會根據每個孩子的狀況,告訴家長平常在家可以這樣引導,讓無經驗的家長也能輕鬆踏進幼兒美術的世界。

以孩子發展為主的教學方式
東東兒的課程是小班制的主題式教學,上課一開始用繪本、遊戲、道具,引導孩子進入主題後,再開始製作相關作品。
既可以啟蒙孩子,又能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
而且,上課以「靜態美術」為主,孩子靜下心想,透過觀察能更深入地了解他們的內心小世界。
有的時候,老師和家長聊著聊著,常會發現有些家長送孩子來,不是為了「學美術」,而是想更均衡地發展感覺統合。
例如,有個二歲的孩子剛來上課時都不講話,只會發出單音,非常安靜。家長擔心他的發展不如同齡幼兒,經老師用繪本、創作引導互動,這個孩子漸漸地能交流、越來越活潑!持續上了二年課。
「靜態美術創作可以培養專注力,訓練手部小肌肉更協調,讓孩子把內心想法表達出來,這不只是美術,有很多成長是無形的收穫。」兆偉老師說。

不過,幼兒美術常遇到的一大問題是,孩子畫了一下就不畫了,往往會讓爸媽很挫折。
兆偉老師建議家長不要心急,不要太注重成果。多嘗試幾次,就能看到孩子的參與度、專注度上升。
東東兒希望,藉由幼兒美術,豐富孩子的童年,讓身心靈全方位都能得到啟發!
課程資訊➡️東東兒文創中心
官網➡️東東兒文創中心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