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一般的健身房不能帶小孩一起健身的
我:好像是喔?
學生:要不就是孩子會吵著要回家。
可是我看小龍健身的孩子是玩到都不想回家 還要父母趕著他們回家
我:我以前和孩子的互動時間很少,因為親子健身關係變好了
所以我目標是鼓勵親子一起來健身 讓親子一起健康
上述的對話是小龍健身創辦人余柏賢最常遇到的,因為,他不但推動親子健身、兒童體適能,而且靠著健身,和兩個兒子修復關係,也徹底扭轉他的「魯蛇人生」。誰看得出,在練健身之前,他曾經歷好長一段憂鬱症、恐慌症,酗酒吃藥、妻離子散的人生低潮呢?
圖/左上圖為現在的余柏賢,對比下圖五年前憂鬱症的自己
小時候我很活潑好動,卻在高一那年變得憂鬱,很多人說我是不是「卡到陰」,家人帶我到處求神問卜,最後看精神科,診斷罹患憂鬱症,但看遍台灣各大醫院還是沒有用,時好時壞。
跌跌撞撞度過求學期後,因好勝心強,22歲創業就想做一番不一樣的事業,「幫補習班發傳單給學生」怎麼看都像是打工,但,我不在校門口亂堵學生,而是翻牆到教室內,在每個學生的抽屜裡塞傳單,「精準」招生的效果果然讓補習班一家家找上我的公司,錢潮滾滾而來,買房買車之外,年少得志自我膨脹的狂妄心態,我開始花天酒地的日子。
憂鬱症的底子加上酗酒,造成我的身心狀況愈來愈差,賺來的錢也耗光了!
民國106年,人生中最難熬的一年,我解散公司,離婚帶著二個兒子回到老家,每天安眠藥加上酒精麻醉自己,每每想要結束不堪的生命卻想到二個孩子失去父母該怎麼辦?
於是我硬著頭皮,37歲第一次去找「頭路」,到工廠當操作員,想回到正軌生活,但恐慌症愈來愈厲害,有一次過年帶兒子拜訪朋友,喝了點酒卻在搭火車時發作,我們在大肚火車站下車,我像流浪漢一樣躺在火車站前,兒子急得滿頭大汗攔了計程車好不容易才回到大里老家….
那一次,我深深痛恨這樣的自己,開始思考人生,我去菩薩面前下跪發願戒酒吃素。上網搜尋怎麼讓自己變得更好的文章,發現,練健身是條改變的路!
但是沒錢請教練健身怎麼辦?我上網自學街頭健身,每天上班前練、下班半夜12點半又到河堤練,平日堅持3小時、假日6小時,同事看到我在河堤揹石頭練健身都笑我:「別練了啦!練那個有什麼用!」。因為吃了許多藥物的副作用,平常人三個月就練成的倒立,我練了二年!「不想一輩子在工廠,我要改變!」憑著這股信念,我堅持二年持續練,看著網路上的成功照片激勵自己,一定要練成這樣。
圖/余柏賢從街頭健身開始改變自己
直到現在,我仍常拿這句話鼓勵學員:「心不放棄,身就跟隨」,慢慢地成果展現在我身上,練習拉引體向上、暴力上、人體國旗、單手引體,不光是身材、臉色改變,自信心回來了,我的憂鬱用藥大量減少,最後戒掉藥物。
圖/街頭健身的經典動作「人體國旗」
我發願幫助更多病友,到公園教人街頭健身,帶兒子做公益講課,大兒子受我影響也改變吃素,二個兒子跟著我練健身,從前幾乎沒有互動的父子,現在我們有共同的興趣話題、會擁抱表達情感,這是我之前想都沒想過的。
想都沒想過的還有二十年前的校花,現在成為我的老婆,也是因為健身,她看到我的改變進而鼓勵我,接起這段緣份。40歲時我再度當爸爸,歡喜迎接第三個兒子小小龍的到來。

健身改變我的人生,也改變全家,我離開工廠,成為健身教練,因為親身經驗,我想營造的健身房不只是追求健康、健美,它是可以帶來改變、一個有溫度有故事的地方。不是只有特定的年齡可以進來,而是歡迎各年齡層的人,我想教長輩運動、更希望推動親子健身增進家庭氣氛。
每每說到這個,許多人都會疑問,小孩也可以練健身嗎?持續關注小龍健身專欄,我們陸續破解更多的健身迷思,分享更多健康、好故事。
口述照片:余柏賢 / 責任編輯:林季霏
下集預告:小孩健身長不高?破解健身迷思